https://www.reddit.com/r/janeausten/comments/1kx86et/rec_jane_austen_wrecked_my_life/
“女主角看起来非常沮丧,还有点消极。电影一开始,她就把自己比作安妮・埃利奥特,这倒也说得通。我很佩服电影制作人能在银幕上展现这样的角色,但要跟着一个沮丧的角色看 90 分钟并不容易。问题是,男主角也是个平淡、没有感情的角色(更像是典型的英国人那种咬紧牙关不露声色的样子),我觉得他们之间没什么化学反应。我希望她最后能和那个开朗的闺蜜在一起!她说过类似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想吃烤串,看网飞” 这样的话,作为一个 40 岁的女人,我真想说 “姑娘,婚姻的 95% 就是晚饭吃什么,看什么电影,要是在这些事上能达成一致,那就太棒了”。”
“我几分钟前刚看完这部电影,然后在Reddit上浏览大家的看法,想看看是不是只有我有这种感觉,很高兴发现并非如此。我真的对奥利弗没什么感觉。感觉他们只是通过对视来表现两人之间的“火花”。然而她和那位最好的朋友,从他们的第一场戏开始,你就能感受到一种爱意,结果却被告知“不,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男生,看到这种情节有点难受,因为她所描述的正是我想要在生活中拥有的。能够和我最在乎的人分享那些小事。但不幸的是,那种火花,或者说缺乏火花,总是让我无法拥有那样的感情。”
——和我的看法一致。前面很多细节都在铺垫女主和男闺蜜之间温暖的爱,结果1️⃣女主在床上说看到他就想到牛排什么的吃的,我当时的想法和转载的这位男士的一样:这就是我心目中最棒的爱情呀,温馨,日常,细水长流,安稳,温暖,暖洋洋,像一锅芝士洋葱面包粥。我心里的想法和男闺蜜一样:为什么女主不给两个人一丁点可能性空间呢?就我的生活经验来看,人不需要对一次的小事那么take it seriously,即 两个人第一次做爱感觉怪怪的没关系,不需要以此否定掉整个人整个浪漫关系。2️⃣影片末尾,女主看到英国男留的便利贴后问男闺蜜咋回事,男闺蜜的态度冷淡不屑,让他的人设大翻车。让我一下很讨厌男闺蜜了。但回忆起最开头对男闺蜜的人物塑造(很温暖,家人一样,还有两个人都舒服的亲昵肢体接触),我觉得是导演和编剧的锅。人设翻车了。
其他人对我转载的这条评论的回复:
“很高兴听到你对此事的观点。我同意玛瑙和费利克斯之间很有化学反应。他非常有魅力。感觉奥利弗这个角色有点像达西先生式的人物 —— 忧郁深沉,但他的台词不多,所以我明白你对他的看法了。我真希望他能在剧中多出现些,多说点话!”
“是的,我同意奥利弗是浪漫喜剧男主的典型形象,尤其是他一开始那副脾气暴躁的样子,还有那句 ‘奥斯汀被高估了’。但他没有那种能让达西如此迷人的性格转变。
这本可以是一部温馨的电影,讲述两个人如何走出自我封闭,重新学会信任与爱等等。或者它本可以是对作家驻地生活的荒诞讽刺。又或者它本可以是对女性生活束缚的女性主义探索。但结果好像以上都不是。”——我也觉得。整个电影比较漂浮;如果真想塑造一对现代生活的达西-伊丽莎白,中间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深化塑造。本剧男女主的感情线太掠影和悬浮了,并不深刻,感觉就是因为相处+人少+刚好都不如意产生了朦胧的暧昧,根本达不到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里描述的那种真爱。这一关系塑造的失败也使得片名与女主还有整部电影关系不大——ok,确实是简奥斯汀,但简奥斯汀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女主的精神内核(作家营大家夜谈辩论那一晚女主的话)?如何影响了她在爱情岔路口上的选择?都没有讲明白。所以对于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是“毁掉”?也就更无从解答/证明了。这样分析下来,感觉是编剧和导演功力不够,没有办法让悬浮细碎的法式氛围与强力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共存,也就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在这个二选一的题目中他们显然选择了前者。Reddit上有人说:“这部电影非常非常“French”,一点都不“简·奥斯汀”。不知道怎样描述这种感觉。整部电影应该都是在法国拍的,里面的英语演员也应该是法国人,或者在法国生活过非常长时间。”我想她感受到的应该就是我刚才说的鱼和熊掌的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