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没想到,年近四十了,竟会被这部青春剧打动。过去几周,每晚等妻儿睡着,我就窝在被窝里追剧。常常不知不觉就过了零点,甚至看到凌晨一点半。二十年前的我,肯定瞧不上这类题材——那些傻白甜的剧情,怎能触及人类灵魂与世界真相?如今,我却无可救药地沉浸其中。 最触动我的,正是它的纯粹。没有故作高深的说教,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娓娓道来一段甜甜的恋爱。这样的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吗?没有。但它却唤醒了我们这代人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情感,有真实的回忆,也有浪漫的幻想,承载着年少时的憧憬与温暖。谁在十几、二十岁时,不是既幼稚任性,又勇敢热烈? 整部剧节奏舒缓自然,没有狗血桥段,也不刻意煽情,更无意让观众看透世事。剧中偶有略显青涩的金句,却恰好契合那个年纪对世界的认知。如今四十岁的我虽觉得有些幼稚,却也不得不承认,当年的自己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真诚地生活着。只有在那个年纪,我才敢知行合一。 剧中演员的表现都很出色,尤其喜欢刘浩存。她每部剧我都看了,徐栀是她演得最好的角色。作为一部描绘青春萌动的剧集,男女主角甚至没有接吻镜头,纯得令人心动。剧情也十分清新,没有堕胎、出轨等俗套情节,只有暧昧的情愫和甜蜜的互动,连情敌之间都特别友好。从头到尾没讲什么大道理,却自然得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 这些年,看过太多强行悲剧的结局。剧中人总在幸福时刻遭遇病痛或意外,仿佛不这样就无法彰显内涵。但这部小甜剧,就该甜到最后。 临近大结局时,我不免心生担忧,害怕主角被赋予中年人的现实困境,比如两人因工作不同而心生间隙,或是突然出现荒诞的剧情反转,比如分手后的相遇都是陈路周的幻想。好在编剧温柔地守护了这份美好,让故事以温暖的方式收尾。 剧中每个人都收获了幸福,连配角都有完整的感情线。每当主线遇到波折,朱仰起和蔡莹莹这条支线就会带来惊喜,比俗套的三角恋有意思多了。就连配角李科,编剧都没忘记给他安排一段感情,看得出是真心想让观众感受到幸福。 这部剧的目的不是再现现实生活,而是纯粹为观众带来甜蜜。能让故事这么甜腻腻地平淡下去,说明编剧底气十足。她根本不需要卖关子搞悬念,只让真实的情感吸引我们。

若说唯一触及现实议题的部分,就是原生家庭问题。 每代人都只能生活在上代人建设的世界里,别无选择。剧中年轻人追求幸福的路上,难免受到上一辈遗留问题的影响。不过,某些情节的处理稍显刻意,尤其是陈路周父母的恩怨纠葛,设计得显得露怯,反而破坏了整体的纯粹感。我甚至觉得,陈路周和徐栀,即便是普通家庭普通智商的普通人,我拥有可以这样甜蜜的爱情。我们谁不是碌碌有为地过完一生呢。 也有人觉得假,但我看恰到好处。所谓“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敬的从来不是那些混乱与伤痛,而是青春岁月里的纯真与美好。正因如此,这份美好本就是真实里的提炼和凝缩。 我们这代人未经历过动荡,“没吃过苦”是上代人赋予我们的原罪,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世界一切安好。它同样混乱肮脏,不给人希望。这不是我们造成的,这些是我们的生活背景,是我们的起跑线。 所以这部剧让我感动,我愿称其为“中年人的青春挽歌”,并给好多中年同事朋友推荐了。他们笑而不语,说我只是想看刘浩存。 剧中,陈路周看电影感动落泪,徐栀哄他说,假的,拍电影的。这部剧也同样在哄我们这些“不会做梦的中年人”,提醒我们,即便到了四十,依然有资格为了美好而微笑而感动。徐栀让我们记得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也激励我们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