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焦×追光专访 | “白蛇”与追光的5年,深度揭秘背后的创作逻辑

采访/整理:摇椅( 斜杠电影从业者)

采访/整理:路过蜻蜓( 普通青年)

“无论他在世间何处,无论他是何模样,无论他还记不记得我,我都要找到他,因为我记得。”

多少观众还记得2019年在电影院看《白蛇:缘起》时,这句台词带给内心的触动与憧憬?五年后,追光动画向观众兑现了当年许下的诺言,推出了“白蛇”系列的第三部作品《白蛇:浮生》,讲述小白与转世后的许宣在西湖边再续前缘,从相爱相知到互相拯救的故事。

《白蛇:缘起》剧照

作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民间故事,“白蛇传”在此前已经有太多经典改编版本,无论是赵雅芝叶童版的童年记忆《新白娘子传奇》,还是徐克的魔改港片经典《青蛇》,亦或是近几年在形式上颇有戏曲古典特色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都在尝试为这个古老的传统故事注入新的时代解读与现代视角。那么,当下是什么契机促使追光动画再次将这个经典“民间IP”搬上大银幕?这一次,追光能从这个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里挖掘出哪些新意?

我们采访到了《白蛇:浮生》的制片人 曾凡预 及两位导演 陈健喜 李佳锴

在内容创作上,两位导演不仅解答了创作《白蛇:浮生》的初衷,更回应了为何以现代视角重构白娘子与许仙的情感关系;而在动画制作层面,追光动画作为国内产出最高效、质量最稳定的动画制作公司,是如何保证“一年一部”、争取叫好又叫座的稳定产出的?追光需要什么样的动画人?制片人曾凡预为大家揭秘了追光动画300人团队背后的高效运转逻辑。

《白蛇:浮生》海报

深焦 x 导演 陈健喜&李佳锴

深焦:两位导演都是追光内部培养出来的人才,请问两位在《白蛇:浮生》之前还在追光负责过哪些项目?

陈健喜: 我基本所有项目都参与过,负责过不同的位置。我很早的时候就加入追光了,《小门神》的时候我就已经在了,所以所有作品我都有参与。

李佳锴: 我是在《白蛇:缘起》上映之后才加入的追光,因为看到《白蛇:缘起》给国产动画带来了一些全新的尝试,并且能把中国故事讲得非常优秀,所以当时吸引我来到追光。从《白蛇:缘起》之后的《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还有我们的《长安三万里》(我都有参与),然后一直就到《白蛇:浮生》了。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两位这次在《白蛇:浮生》里是怎样一个分工情况?

陈健喜: 我们没有特地去分工,因为大部分接触到的工作都是一起的。但其实我们本身熟悉的领域不一样,一个是故事板,一个是动画,所以在我们自身比较擅长的领域上会各自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焦:之前有看到一些资料说,陈导这边负责动画比较多,李导这边负责故事板比较多,是这样吗?

李佳锴: 是的,因为他本身是动画总监,我是负责故事这块。

陈健喜: 其实也各有所长,因为我们的位置不一样,以前我们是沉淀在具体的部门里面,但现在我们是导演的身份。我们不负责某个具体的部门,我们负责整个体系,带领所有的部门,只是说我们的能力在不同的部门会给到较大的帮助,比较容易去解答他们的问题。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你们一起执导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具体的困难?

李佳锴: 每一步都很困难,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应该是我们两个人首先得是团结的。最开始在开发故事的时候是磨合期,但可能因为我俩星座比较合,他是金牛座,我是巨蟹座。过了故事的开发期,我俩很快达成共识之后,后面的困难其实都是一些非常实际的、需要我俩共同去面对的困难。包括在制作难度上,我们想做的和能做的之间存在差距,其实这应该也是所有电影里最困难的地方。各种各样技术上的挑战,还有实际情节上的问题,我们都是一步一个坎,一关一关过吧。

深焦:你们在开发上最大的分歧是什么?

陈健喜: 其实也不能说是分歧,我觉得还是一个艺术上的追求,怎么样更好地进行磨合,产生火花。每一个调整的地方,我们都会想怎么做才会更好。所以我们两个之间,或者整个团队里,都会有很多创作上的碰撞。

深焦:就内容层面而言,《白蛇传》的故事在之前有非常多的改编版本,这些经典有没有带给二位什么影响和启发?

李佳锴: 启发和影响最深的是《白蛇:缘起》和《白蛇2:青蛇劫起》吧,因为《白蛇传》的故事改编,说实话优秀的作品非常非常多,而且也数次被搬上了大银幕。本身我是学画画出身的,小时候也接触过很多国外动画片,包括一些我们小时候的小人书,其实很多。我们开始做《白蛇:浮生》的时候决定要做正传,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掏空自己,把所有之前的想象全都拿走,只去传达一个非常优美和有张力的古典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男人和一条蛇相爱了。所以要说灵感来源的话,「缘起」和「劫起」是我们最大的来源。因为我们的角色人物性格在这两部中已经被确定了,他们在正传故事里会遇到什么困难,都是由他们的性格引发出来的后果吧。做完的时候其实会比较感动,因为我掏空的这几年,就是一直尽量让自己六根清净。当我看着影片里出来的灯光和画面,其实会感觉古典的这个故事,抛开所有枷锁再去审视,还是那么有张力,它本身就是一段值得被传唱的佳话。

《白蛇2:青蛇劫起》剧照

陈健喜: 其实我也经历了一个身份转换的过程。因为我从「缘起」就一直参与其中,对它的情感还是很深的。然后到这一部正传故事,我面对它时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这是整个系列中空出来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我们要展示中国经典故事的一个传承,经典与当下的融合其实也是我们要做的,最终还是希望能做出好的东西,让大家一代接一代地把这个故事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追光的文化,希望我们的经典能流传。

深焦: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大家会把《白蛇:浮生》和《新白娘子传奇》联系在一起。你们在电影上映之前也有一些宣传,是让赵雅芝和叶童来演唱片尾曲《千年等一回》并出演MV。想问一下这部剧对你们有一些启发吗?

陈健喜: 在故事上,对所有以前的白蛇故事我们都会去了解。我们的MV想表达的还是传承,观众们可以再看到赵雅芝老师和叶童老师,我们希望经典能够流传下去。所以这个MV的合作,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情感上,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坚持这种初心,要一起去做这样的东西,一起走下去。因为我们能够看到两位老师从年轻到现在,她们一直都很有魄力。所以我们也应该要坚持去做这种传承。

《千年等一回》MV截图,叶童和赵雅芝

深焦:这样一个传统的故事,确实也讲过很多遍了,之前有过那么多的改编,但它又是常讲常新的。那具体来说,两位觉得这个故事为什么需要在现在这个时间再讲一遍?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吗?这个故事身上又有什么是契合我们当下价值观的东西?

李佳锴: 我们想要再重新带给观众的东西,肯定就是真挚的感情。因为我们对整个许仙和小白的这段关系做了适度改编,我们没有让许仙像之前那样是一个那么文弱的人,我们希望爱是对等的。这段对等的爱是我们希望能传达给当下观众的一个感受,因为不管是社会的高速发展,还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繁重的生活,节奏其实都是越来越快的。我们应该停下来看一看彼此之间的感情,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其实都可以是非常温馨、忠贞并且不带任何怀疑地去达成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珍贵的事情。

深焦:在《白蛇:缘起》中,男主角的名字叫“阿宣/许宣”。到了《白蛇:浮生》中,男主角名字变为我们熟知的“许仙”。其实在《白蛇传》最初的故事版本中,男主角的名字本就叫许宣,只是后来经过民间历代的口口相传,在清代演变成了“许仙”。「缘起」和「浮生」两个男主名字的设计,是否想致敬这一点?

李佳锴: 这应该是“白蛇”这个系列最开始的来源,在「缘起」中,男主角阿宣的名字就来源于这个改变。我觉得这种口口相传的感受,其实就是白蛇故事的一个特点。因为可能看过这段故事原文的人很少,都是爸爸妈妈讲给我们听,我再讲给我的孩子听,都是这种传说的方式。

《白蛇:浮生》剧照

陈健喜: 对我来说,首先我们要用动画的方式去传承一些经典故事,需要跟以前不一样,我们表达的东西一方面是观众看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要更贴合现在这个时代。刚才说的许宣到许仙的演变,这确实是我们团队的一个很深重的东西,经过了很多讨论。我们一开始没有做正传,最初就是想做创新和尝试。因为正传大家都知道,做的话可能真的是一个IP,但我们不做,因为我们还是希望从动画上去表现一个新的东西出来。我们的信心是从「缘起」建立起来的,这让我们能去磨炼出「青蛇劫起」,所以你们可以看到「青蛇劫起」就更大胆了。

虽然在创新,到最后我们还是要能够回归到经典,因为这才是我们的起源。所以当很多人问到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去做,其实是我们团队有信心,希望能够按这个想法来铺垫,沉淀下去。

深焦:所以就像回归初心一样。

陈健喜: 是的,我们一定要知道初心在哪。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有少量观众认为《白蛇:浮生》有“捧许仙而贬白蛇”之嫌,对此您怎么回应?

陈健喜: 这是大家看到这个故事之后感受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很真实的。我们接受观众的评价,因为每个人的观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控制每个人的看法。这样将两人的情感作对比,我觉得他对我们的电影也是做了一些研究的。对我们来说,所有的评论都是我们的养分吧。

李佳锴: 首先我很谢谢大家能去这么看这个故事,有自己的看法。《白蛇:浮生》里面其实没有什么高低,因为这是一段感情,是两个人共同去维持的,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才是这段情,没有任何谁高谁低。许仙能付出所有,小白也在付出所有。这一点是我期待观众去看到的,但是我也很接受观众的各种看法。

曾凡预(制片人): 其实我们理解观众对于小白的期待值会更高一些,因为可能当他们知道这是《白蛇传》的故事之后,会觉得小白应该要发挥更多的功能性。但对我们来说,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贬低小白跟捧许仙,故事还是建立在两个人情感是对等且双向奔赴的基础上的。我们所有的出发点都是情感上的,而不是说一定要捧谁或贬谁。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接下来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我们有了解到《白蛇:浮生》对表情系统作了一个升级的处理,增加了表情表现情绪的细腻度。除此之外,影片在动画技术上还有什么创新吗?

陈健喜: 这个比较专业,我简单说一下。我们追光做动画有自己的特性,因为我们是一年一部,其实每一年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做到这个年头,可能我们的提升是在于,我们的技术怎么去配合故事的讲述,这个就大过于我们要给大家看一个非常厉害的画面或者特效。虽然画面和特效也是需要有的元素,但是这个元素肯定还是来源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同时,现在技术上给到创作者的自由度也更高了一些,比如说海浪,我们可能不仅是做一个海浪,它是有形态的,能够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去打造一些形状。这些东西都是技术上给到我们故事创作的自由度。

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技术比以前灵活性更高,我们可以更大胆地做一些镜头。下一年的《聊斋:兰若寺》,我们也会有一些讲故事的新手段,还有相应的技术更新。

深焦: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如果我想感受一下你们的技术,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陈健喜: 首先看你是喜欢哪方面的观众,比如说有些人喜欢看特效,那你就关注特效这方面,也有些人可能喜欢光影,有些人可能喜欢衣服、造型的处理,大家喜欢的点都不同。我觉得整个画面几乎都是我们技术的呈现,也是我们艺术的呈现。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最后所有细节整合在一起,可能给人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

陈健喜: 是的,我们可以单独在某个环节做得特别好,其他方面都压低;也有可能我们全部都做得很高。其实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的处理方式都可能不一样。

深焦:从美学风格上看,三部曲整体的差异化比较大,尤其是第二部做完赛博朋克风以后在第三部又回归到正统水墨国风,跨度比较大,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李佳锴: 因为是正传故事,而且本身我们是延续着《白蛇:缘起》的风格,这次我们比《白蛇:缘起》做得多了一些。「缘起」其实不像「浮生」对年代有那么严格的呈现,但这也是故事方向来决定的。这次我们讲述的是小白去平稳地、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她既然想生活,我们就需要把她的生活环境打造得真实可信。所以说我们对整个宋代的制式、服装,包括节日的习俗,还有各种营生、左邻右舍的职业等都有考虑,希望能把小白他们的生活打造得真实。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但这个故事其实也是一个偏传奇的作品,您在动画创作与风格定位上是如何平衡写实和神话之间的关系的?

李佳锴: 我觉得“克制”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因为说实话,作为创作者,在某些时刻会比较贪婪,我们比较热衷于特效的展现和一些法术的机制。但这次我们第一点做的就是克制,把法术做得尽可能小和精巧,并且都是一些经过深思熟虑呈现出来的东西。一来是过分的法术会影响到刚才我说的年代性,再一点是我们希望这次以生活为主题。而且本身我们的技术在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经过追光这些年的积累,我们希望呈现出来的效果能更具有中国的一些韵味在里面。

我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博山炉”是宝青坊主给小白提供的一个法器,可以让她穿越。其实穿越的这个过程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呈现,我们可以做很多大的效果,但我们最后用到的是很简单、很实的一些法术,就是一些颠倒、大和小,包括烟桥的设计。其实这些设计都是从很古典的一些感受里找到的灵感,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极必反”的这种非常古典的中国哲学,我觉得从这里面会找到一些灵感,这也是我们这部片子在法术上的一个特色。

哪怕是我们最后的决战,最大的场面,其实也是来源于千佛殿。我们希望最后的天坑就是一个法器,可以去压制小白,整个场景我们做了有1万到2万只狮子头,整齐地排列。那种压迫感,直指我们看到千佛殿的那种感受,是非常气势恢宏的。而这些特效效果其实也是源于中国古典的一些故事,根源是一致的,还是比较和谐的。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部分观众会磕这部电影里面的“法青”CP,你们是怎么想到让法海和小青去相亲这场戏的?

李佳锴: 本身他俩相亲是一出喜剧的戏码。但我想先说一下,我们作为创作者,其实不会考虑CP的事情,更多还是从角色本身的性格出发,这是一个前提。每种性格会怎么选择,每个角色都不一样。小青,她的诉求是听姐姐的话,低调地在城里生活,李公甫给她安排这些事,她应下来。法海需要找到巨蟒,找到蛇的线索,他也来到这个场面里。这样混合在一起产生了这么一出喜剧效果,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但观众能想到这个挺好的,作为创作者,我们其实搭一个舞台就好了。

深焦:也就是说,这场戏最开始还是出于喜剧的考虑写的。

李佳锴: 没错,而且其实也不能过分地强调这件事情。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像您刚刚说的,这次加入了很多喜剧元素,在美学风格上相比第二部也更加回归传统。可能观众一开始是带着第二部的期待走进电影院的,因为第二部风格那么大胆,故事也很飞驰,走进电影院以后发现,第三部是这样沉下来了,又回归到平淡的生活日常了。为什么想要在这个时刻告诉观众,可以慢下来,回归到日常的生活?

李佳锴: 就像我刚才提到我们为什么想在这个时间点去拍摄这个故事,也是因为想让观众沉下心来感受这种感情。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是这个系列的使命。我们抛开观众第一次的这个印象,拉到长线里来看,我们追光的slogan是“时光流转,故事流传”,其实长线里来看这个故事很重要。我们的这部「浮生」是整个系列的一个灵感起点,我们最开始没有做这一部,我们做的「缘起」讲述前面的故事,我们又做了第二部,是一个想象力非常爆棚的,已经到达极限了的尝试。但这是一个使命,就是刚才说的传承,我们需要给下一代的中国人再次讲述这个非常美丽的白蛇故事。

我们整个系列想要达成的是,一方面大家能看到追光动画,见证国产动画能让一个传统故事生根发芽,去表现出它无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把这个最纯粹、最美的故事讲给下一代的观众。我觉得这些东西集合到一起才是“白蛇”这个系列的意义,以及它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面目。

《白蛇2:青蛇劫起》剧照

深焦:相当于这是补上了一块之前遗失的拼图。那这部作品是“白蛇”系列的终结了吗?但第二部的结尾,小青和小白在现代相遇了,我以为这个故事在现代还会继续再讲下去,还有这个可能吗?

李佳锴: 我觉得应该这么说,中国有很多值得发掘和给观众讲述的古典故事。追光动画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们持续地去挖掘这些故事的可能性。但是就像你说的「青蛇劫起」的结尾,包括“白蛇”故事的结尾其实有时候也是留白的,这本身也是中国叙事的一部分。《三国演义》开头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些留白的想象,这是中国人讲故事特有的一个方式,这一点是比较奇妙的。

再一点是,我们其实也有更多的计划,有更多精彩的故事想呈现给观众。我觉得小白和小青她们两个人的旅程到了这里,所有的留白和已经讲述的东西汇集到一起,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了。之后的那些想象都可以在观众那一面去完成。

深焦:适当地结束,然后剩下的就留给观众去想象。

李佳锴: 没错,因为不管是电影创作,还是任何其他的表现形式,任何的艺术媒介,评书也好,歌舞剧、歌舞片也好,舞台上的人搭了个戏台,我们去进行一部分的创作,但是观看的人,大家在一起才是这个作品最完整的样子。没有观众看过的体验,作品也是不完整的。

《白蛇2:青蛇劫起》剧照

深焦 x 制片人 曾凡预

深焦:追光一向非常强调年轻化,《白蛇:浮生》团队的年龄配置大概是什么样的?

曾凡预: 根据我们去年统计的数据,大概90后的占比有79%,95后占比是51%,团队非常年轻,大概的平均年龄在30岁。然后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有21位00后加入了追光。

深焦:“白蛇”系列总共三部,第一部是“前传”,第二部是“后传”,这一部《白蛇:浮生》是“正传”,为什么第三部电影又回到了“正传”,在三部曲的安排逻辑上是怎么考虑的?

曾凡预: 我们在做“白蛇”这个系列的时候,还是以正传为起点去做的。只是我们在当时,在这个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了很多创新元素,先做了它的前传,再到《白蛇2:青蛇劫起》去做它的外传(可能更偏后传),它的世界观不太一样。然后到了这个系列的第三部,我们想回到原点,去做“白蛇”正传,把白蛇故事补充完整,也相当于是做一个总结。我们做正传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这个传统的故事里加入新的现代元素跟想法,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讲给新的一代人。

《白蛇2:青蛇劫起》剧照

深焦:“白蛇”系列作为追光“新传说”的代表作,彩蛋里还出现了《聊斋:兰若寺》的片名,可以分享一下接下来的作品计划吗?

曾凡预: 从“白蛇”的故事来讲,我们的三部曲从“缘起”到“劫起”,再到“浮生”是一个终篇。我们希望“白蛇”三部曲能比较完整地讲完这个故事。但从“白蛇”系列来讲,因为我们在整个“白蛇”故事里还衍生出了很多配角和很好的一些角色,比如宝青坊主,所以我们可能之后也会以这些角色为主角来做其他开发。现在都还在进行当中,里面可能也会出现“白蛇”的主角。从“新传说”这个系列来讲,它讲述的是我们所有的传说故事,我们在其中加入了新的结构和创意,像《聊斋:兰若寺》也是“新传说”系列之一,我们目前已经在做了,明年暑假会跟大家见面哦。

深焦:未来追光动画的整体布局规划是怎样的?

曾凡预: 其他项目肯定也有。像我们“新神榜”系列、“新传说”系列,还有“新文化”系列,不仅有我们一直在传承的传统故事和诗歌文化,还加入了很多我们自己的创新和动画的想象力在里面。所以未来也会基于这两个方向一直往后做,不仅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要做更多创新的东西,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给观众带来新的视听享受。

《白蛇:缘起》剧照

深焦:“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否已经成为追光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定位?

曾凡预: 不能说是企业文化跟品牌定位,但我们确实是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追光去做故事和做电影的时候,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中国团队为中国观众讲述中国故事。所以从我们的角度看,做好中国的动画电影,是希望能加入很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传承这些故事,把它带给更多的观众和年轻人,让这些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深焦:面对全球动画电影市场,好莱坞动画和日本动画都有自己鲜活明确的风格,您认为现阶段中国动画电影的独特性在哪?

曾凡预: 这个问题很大。中国动画肯定是在发展当中的,我们也在努力往更优秀的作品方向去做。但我们不像美国和日本,他们动画的发展毕竟比我们早太多,还是相对更成熟一些。

深焦:追光想做什么特色的中国动画呢?

曾凡预: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作为中国的团队给中国的观众讲故事,肯定还是要有我们本身与生俱来的一些中国特性在里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动画创新,可能都是基于我们骨子里所带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所持有的文化特性,我们希望能把这些展现出来。这些中国式的浪漫,还有涉及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把这些中式元素加入到电影中,可能也会跟观众产生更大的情感上的共鸣。

《白蛇:浮生》剧照

深焦:您对中国动画未来走向的判断是什么样的?如何看待国产动画电影的国际化?

曾凡预: 有一句话叫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觉得很多外国友人也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中国动画自然而然会吸引很多海外动画迷们的关注。比如说像我们之前的几部,无论是《白蛇:缘起》还是《白蛇2:青蛇劫起》,包括去年的《长安三万里》,其实在海外都取得了挺好的成绩。所以我们的中华文化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还是非常受国际观众认可的,我们会坚持做这个事情。

深焦:从您的经验出发,中国动画最打动国外观众的点在哪里?

曾凡预: 很多文化层面的东西,还有我们动画上的想象力,因为我们生长于此被传统文化熏陶,很多东西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想得出来,虽然我们在技术上是共通的,但我们表现出来的形式跟内容会不太一样。

《长安三万里》剧照

深焦:追光动画保持着几乎一年一部的高效产出,更打算挑战“一年两部”。可以聊聊“追光”的整个动画工业制作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吗?如何保持这样高效的产出?有什么特色?

曾凡预: 其实动画电影的制作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全公司300多人的团队加上大概100多人左右的外部合作团队才能保持这种制作效率。从本身的制作上讲,要完成一年一部的话,很多影片的制作周期会在前中后期的某个阶段重叠,同时进行,才能保证所有环节都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

深焦:会同时运作几个项目?内部会有明确分工吗?

曾凡预: 基本上是全公司一块去做项目,不太会分项目进行。比如说有两到三个项目在同时推进,但所处的阶段会不太一样。每个负责人虽然会参与好几个项目,但因为他们负责的阶段不一样,每个项目的进度不同,刚好能很好地错开,让每个人同一时间专心只做一个项目。比如说A项目和B项目在同时推进,但A项目已经进入到后期制作,B项目还在前期开发。这时候同一个工作人员会先参与A的后期制作,结束后等B推进到后期阶段再继续参与,在时间分配上是完全错开的。

追光动画

深焦:追光现在已经形成自己的动画制作工业流水线了吗?

曾凡预: 我觉得不能用流水线来形容,其实不是那么机械的。我们是一些艺术家和一个非常出色的制片团队互相协调,共同去完成好作品的创作。我觉得流水线有点不太能完整概括我们团队的工作模式。

深焦:你们主要是靠什么实现如此高效的运转和产出的?

曾凡预: 其实主要还是靠团队。第一是要提高效率,第二是希望有更多的动画人才加入团队,一起去共同完成这个事情。我们也会内部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无论是实习生还是管培生,各个环节都会有。

深焦:你们希望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动画人才?

曾凡预: 这个东西比较难讲。我们会看这个人的天赋和擅长的领域。就拿动画师打比方,因为有不同的戏份场景,有些人非常擅长做文戏,有的人则更会做打戏。我们会按照ta更适合和擅长的方向去培养。最后还是希望能用作品跟实力去说话。ta做出来的东西、想表达的情感是观众能感受到的,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每个人的制作习惯和方法都不太一样,虽然我们也会教大家一些做动画的基本方法论,但还是会尊重每个人的创作习惯。我们非常尊重艺术家的个人表达,希望做出来的故事能在遵循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艺术家创造自己的价值并获得成就感。

- FIN -

公路喜剧电影《拨浪鼓咚咚响》全国首映,为千万的小人物代言

听影园讯 日前,公路喜剧电影《拨浪鼓咚咚响》在北京举行全国首映礼。影片由编剧芦苇监制,青年导演白志强执导,讲述货车司机苟仁和留守儿童毛豆“不是冤家不聚头”,踏上为毛豆寻父之旅,并渐渐情同父子的故事。这

86.50K
5天前

电影《大雨》曝执念版角色海报,传统国风与未来感配色的碰撞

听影园讯 今日,动画电影《大雨》曝光执念版角色海报:囊括馒头、大谷子、柳大乐、穆影之、柳子彦、小娄等16个主次角色;传统国风与未来感配色的碰撞,风格独特。 海报中,大谷子、馒头、穆影之、柳大乐、小娄等

97.15K
5天前

挺新颖的丧尸片

比想象中的好多了,虽然bug还是很多,但是已经比近几年的恐怖片好多了,五个人主角团都人设立住了,告别了以往团队必有屌丝的设定,观感舒服! 前面的铺垫氛围也不错,雨墙的感觉,森林的阴暗感,一刀带走一个小朋友,加入了循环的情节,增添了很多血腥场面。 疗养院 坍塌的背...

92.32K
1周前

2023年好莱坞最赚钱的十部电影——芭比海默蜘蛛侠,真人超英电影风光不再

听影园特稿 Deadline一年一度的“好莱坞最赚钱十佳电影”榜单来了!   疫情期间,这个以好莱坞电影净利润排行的榜单一度停更两年。如今,全球电影市场慢慢恢复,然而电影观众们的热情依然似火吗?对于大

97.87K
6天前

胡玫《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慧眼识珠挖掘新人 边程、张淼怡、黄佳容蜕变成红楼梦中人

听影园讯由胡玫执导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将于7月26日全国上映,今日发布“不负韶华”演员特辑及经典场面海报!从数万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的新人演员,为了拍摄进行了文化素养、礼仪等方面的训练,从初入行的

42.93K
6天前

任素汐新片《荒原》曝光制作特辑,揭秘“原生态”影像背后故事

听影园讯 日前,由左志国编剧、执导,任素汐、李晨领衔主演的冒险电影《荒原》已在全国二十城开启点映。影片将于 3月3日全国上映。影片今日曝光“荒原好野”制作特辑,向观众揭开影片“原生态”粗粝影像风格背后

36.61K
5天前

《流浪地球3》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吴京:能否再次复活要看郭帆的

听影园讯 今日,《流浪地球》在金鸡奖举办“前进三”发布会,导演郭帆,演员吴京、李雪健、刘德华、佟丽娅、王智、屈楚萧、宁理、沙溢等主创出席活动。现场,《流浪地球3》先导海报和先导预告曝光,郭帆宣布《流浪

45.52K
5天前

徐克真的擅长讲故事

绝对值回票价,立刻去看,万马奔腾,烟尘扑面而来,江湖儿女,侠骨丹心。徐克真的擅长讲故事,十内分钟把金庸那些电影前的故事说得清清楚楚。擅长挖掘演员的特质,这样的郭靖才值得爱。我去的这个电影院好有个大爷带着孙子来看射雕,好点感人,无论老少,都有个江湖梦吧。打戏...

52.21K
1周前

电影《白日之下》曝原创音乐特辑,获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提名

听影园讯 今日,由尔冬升监制、简君晋执导,姜大卫、余香凝、林保怡等主演的电影《白日之下》正式曝光幕后原创音乐特辑,影片此前获得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的大奖提名,此次特辑的曝光为观众揭开了电影幕后音乐创

73.77K
6天前

两个人更好,但一个人也很适合的爱情电影。

看完负负得正之后我的第一感受是:惊喜! 好有意思的一部电影啊!好新鲜的一部电影!!我愿称之为电子科幻冒险爱情喜剧电影! 像一颗颗新鲜的橙子炸开在我的脑中,气味是芬芳诱人的,口味是清甜多汁的,回味是甘甜悠长的。 无疑这是一部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的爱情片,电影直接直...

50.74K
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