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影园杂志:有一说一,这剧热度不该这么低

今天聊一部最近热度还不错的青春剧——

《焕羽》

乔家五口人,举家搬迁至新城市后却只余四口。

大女儿乔贝羽成了一个被刻意抹去的名字,父母严令子女对外宣称家中从未有过此人。

二女儿青羽努力适应新环境,渴望融入学校生活,却始终被姐姐死亡的阴影笼罩。

在新学校,关于姐姐死于艾滋病的流言如影随形,青羽因此遭受同学欺凌,甚至因试图探寻真相而招惹上社会不良青年。

每当她向父母问及姐姐之事,父母总是反应激烈,如临大敌,这反而催生了青羽心中更强烈的疑问:

姐姐死亡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这个令全家抬不起头的秘密,到底隐藏着什么?

青羽从母亲口中得知的官方说法是,姐姐乔贝羽死于阑尾炎手术意外。

然而外界盛传的版本却截然不同——

乔贝羽因生活不检点而感染艾滋病身亡。

青羽对姐姐的感情复杂,一方面姐姐曾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凭借舞蹈天赋考入艺校,耀眼的光环曾让青羽感到窒息;

另一方面,姐姐频繁更换男友的态度以及对她的若即若离,也让青羽心有芥蒂。

尤其是一次意外怀孕事件,直接导致全家在老家无法立足,面馆生意一落千丈,被迫背井离乡。

青羽渴望摆脱过去,重新开始,但乔家小心翼翼守护的“丑闻”在新学校依然不胫而走,她再度陷入被歧视和孤立的困境。

新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明盛,因其父是医院院长,似乎知晓乔贝羽罹患艾滋的内情。

他以此为由,半要挟地让青羽替他完成作业。

一次,为了获取资料,青羽不惜跳入冰冷的游泳池,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明盛,使他开始怀疑贝羽之死或许真有隐情。

假期回到老家,在老屋角落,青羽意外发现了姐姐尘封的日记。

日记揭示了一个与她记忆中截然不同的姐姐:

父母进城开店时,贝羽被独自留在村里生活,内心极度孤单,却时刻惦念着弟妹,总把好东西留给他们。

她曾真心喜欢一个男孩,却在意外怀孕后被无情抛弃。

流产之后,等待她的不是家人的安慰,而是村民的指指点点和母亲的责打。

青羽这才意识到,姐姐并非传言中那般冷漠与不检点,那次流产无疑是姐姐人生悲剧的重大转折点。

日记的发现坚定了青羽的决心:她要找出姐姐死亡的真相,为姐姐,也为整个家洗刷冤屈。

随着调查深入,多个嫌疑人浮出水面。

当年贝羽身边的小跟班何大哥,如今在愧疚中生活,他保存着贝羽跳舞的光盘,似乎曾对贝羽怀有特殊感情。

而贝羽日记中提到“和最爱的人来到同一个城市”,那个导致她怀孕又被抛弃的男友,会是他吗?

即将结婚的堂哥乔劲睿同样疑点重重。

他如今考上了公务员,出手阔绰,过去曾多次接济青羽家。

母亲李芳好对他态度微妙,甚至用烂心的苹果招待他和未婚妻。

表面光鲜的堂哥,是否因曾伤害过贝羽而试图补偿?

艺校时期纠缠贝羽的黑社会“黑哥”,更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魇。

他软硬兼施,其淫威甚至迫使贝羽的新男友反咬贝羽勾引。

这样的人渣,难辞其咎。

然而,最庞大也最无声的加害者,是南乔村的村民。

村里的老卫生员轻描淡写地将贝羽的悲剧归咎于“破罐破摔”;

曾经的男同学语带鄙夷地将青羽与其姐作比;二伯母家失火,村民围观议论的却是“晦气”;

奶奶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只偷偷塞红包给孙子,叮嘱“别让姐姐看见”。

村民们的闲言碎语、偏见歧视,对当年独自留守的贝羽而言,是致命的软刀。

贝羽的死因尚未完全明晰,但全村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舆论绞杀,绝对难辞其咎。

青羽的探寻之路充满荆棘。

她为拿到锁在抽屉里姐姐的病历票据,不惜用热水烫伤自己引开母亲注意,让弟弟趁机拍照,上演一出“调虎离山”。

当母亲以“怕学坏”为由,粗暴涂抹学校发放的性教育教材导致她在学校受尽嘲笑时,她不再像过去那样忍气吞声,而是勇敢质问母亲,明确表达自己就是要查明蹊跷,还姐姐一个公道。

她的目标清晰而坚定:谣言猛于虎,封建观念害人,她要成为与之对抗的战士。

《焕羽》的魅力在于它颠覆了传统青春剧的范式。

它并非单纯描绘青春的懵懂情愫或成长烦恼,而是以“乔贝羽之死”这一核心悬念为支点,撬动了一个关于社会偏见、家庭失职与集体沉默的沉重话题。

青羽抽丝剥茧的调查过程,也是一次对熟人社会温情面纱下残酷真相的揭露。

南乔村的故事,是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道德审判的鲜活样本,印证了“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人淹死”的血淋现实。

青羽母亲李芳好的过度保护与沟通失效,父亲乔陆生的软弱失语,深刻展现了原生家庭的创伤如何在代际间传递,以及爱如何因方式错误而成为枷锁。

青羽在婚礼上的爆发,是对整个沉默系统的宣战。

她戳破的不仅是堂哥的虚伪,更是整个村庄、家族乃至社会对女性污名化的共谋结构。

她的反抗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夺回叙事权、夺回主体性的艰难抗争。

从贝羽的被迫失语到青羽的勇敢发声,《焕羽》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女性觉醒的荆棘路:

唯有感知世界的真实与复杂,敢于刺破沉默的谎言,才能挣脱枷锁,自生羽翼。

一个贝羽的悲剧,从不是孤立事件。

它是资源错配下留守少女的困境,是性教育缺失导致的恶果,是熟人社会舆论暴力的牺牲品,更是家庭在压力与羞耻感下选择沉默与切割的苦果。

青羽的破局,其意义远超个人复仇。

她在为姐姐讨回公道的同时,也在对抗一种根深蒂固的结构性不公——那种以“名声”为名对女性进行的规训与绞杀。

当青羽最终救下受伤的小鸟,当她在迷茫时仰望飞越山峦的飞鸟,剧中反复出现的“翅膀”意象昭然若揭:

每个生命都有飞翔的权利,无论它曾怎样被折断、被污名。

青羽守护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字,更是那份不容玷污的、挣扎着破茧而出的尊严和力量。

她站在废墟之上,以渺小个体对抗庞大系统,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是为了夺回那被噤声的名字和被绞杀的翅膀——

这是无声者的号角,是无数被污名灵魂迟来的共鸣。

《死侍与金刚狼》北美预售年度最高 或打破R级片预售纪录

听影园讯 《死侍与金刚狼》开启预售后,北美最大院线AMC的CEO亚当·艾伦在社交媒体表示,仅在该院线首日就卖出20万张票。此外网络售票商Fandango表示,该片预售不仅是2024年表现最好的一部,也

63.44K
6天前

安德烈·巴赞评《牧羊女与烟囱工》

上周因为准备法国经典动画电影展映后交流,在查阅影片相关资料时无意间翻到了安德烈·巴赞对于本片的影评,读来颇为有趣,也很体现《电影手册》对于普雷维尔和“优质电影”的纠结心态。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影评原载于《电影手册》第16期,1952年10月号。原始文章可见于:ht...

24.50K
2天前

善意是一阵微风

伊朗电影一直在发展,从未停下的创作里议题也变得尖锐风格也不断地和国际接轨拥有更多更新更精彩的视角,所以当这样一部让人想起阿巴斯时期的伊朗电影的影片的出现无疑也和它的主题与片名一样,像一阵微风拂面,让我在温柔的环境下静静地体味着人性里的善意。 影片节奏缓慢,台...

52.35K
1周前

旧的房间,新的幽灵

借由吉田大八导演说的借鉴过去的日本“古い”电影中刻画出黑白影像,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流出恐惧,所谓日本性的东西变成了无形暴恐(由网络email传输过来)中的限域空间(重复固定机位展示的庭院日常),清除臭味(狗屎,疾病,不同层级的划分)以达到礼貌清高的肥皂,精致的菜...

80.74K
1周前

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首映礼浪漫绝杀 柯南惊喜亮相与观众共赴樱花雨

听影园讯12月20日,岁末跨年首选纯爱浪漫电影《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中国首映礼在北京圆满落幕。此次上映首次将4K画质的柯南M7剧场版搬上了内地银幕,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活动现场,一场

59.77K
6天前

《芭比海默》真的要来了!将打造为小成本B级片

《芭比海默》海报 听影园讯 据外媒报道,B级片制作人查尔斯·班德透露正在拍一部小成本恶搞喜剧片《芭比海默》,投资仅100万美元,首张海报同时曝光,宣传口号为“D-Cup,A-Bomb”。 影片讲述“玩

86.89K
6天前

听影园观察:打破「短热」,动漫IP如何走向「常青时代」

文/大娱乐家在刚刚落幕的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腾讯视频《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荣获最佳动画片。与此同时,在电视节期间一场名为“从被看见到常青:动画IP的生命周期延展”的主题论

32.84K
10小时前

小红帽联手灰姑娘破杀人迷案 桥本环奈《神探小红帽》曝中字预告

听影园讯福田雄一执导,桥本环奈主演新片《神探小红帽》曝中字预告,影片改编自青柳碧人同名小说,故事融合了童话、悬疑和细节元素,创造全新格林童话世界。将于 9 月 14 日上线Netflix。 故事讲述了

33.33K
6天前

深焦×追光专访 | “白蛇”与追光的5年,深度揭秘背后的创作逻辑

采访/整理:摇椅(斜杠电影从业者) 采访/整理:路过蜻蜓(普通青年) “无论他在世间何处,无论他是何模样,无论他还记不记得我,我都要找到他,因为我记得。” 多少观众还记得2019年在电影院看《白蛇:缘起》时,这句台词带给内心的触动与憧憬?五年后,追光动画向观众兑现了...

13.87K
1周前

《扫毒3:人在天涯》曝影院版预告,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荡平金三角

听影园讯 电影《扫毒3:人在天涯》今日曝光影院版预告,刘青云、郭富城、古天乐三大影帝首度同台狂飙演技,影片将在7月28日暑期档上映。 预告中,刘青云饰演的康素差带着两位兄弟在豪华游轮之上畅谈赚大钱后的

53.62K
6天前